《木兰诗》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27 21:54:47

〖多媒体语文教学之我见·不要刻意追求感官冲击,要注重思维训练〗

《木兰诗》教学杂谈

多媒体给感官提供了生动具体似乎可触摸的形象,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为忠实地再现课文中的情景煞费苦心,刻意追求感官冲击,学生虽然把握了事物本身,但同时也束缚了自身思维的拓展。

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在学习者脑海中的再现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最终目的。多媒体通过对文学作品所涵括的文字,声音,图像,颜色,情节等的处理只能得到初步审美要求,却无法更深地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而多媒体的显示让学生以为这就是作品的全部,作品形象就是“这一个”,从而使学生不愿思考,不去创新。正如描绘一个人,用浓重的笔墨把它的穿着丝缕再现出来却让其性格模糊不清。

如教《木兰诗》,多媒体可以借助教学录相展示木兰出征的英姿,全体学生就依照画面形象都认定“木兰”就是这个样子。语言文字是丰富的,而学生受画面形象限制并不能更多的进行再创造。这样就使学生缺少主观感受和理性分折,从而导致思维萎缩。

由此可见,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而言,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感官的冲击来代替完成,更不是越张扬效果越好。有时需要的恰恰是一种无声,无画,无动作的空白效果,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地去填补这空白,填补空白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各种途径适当完成课文人物。景物乃至意境的提示性再现,为展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营造气氛,用多媒体适可而止地渲染情景,有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同时要重视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意提示,借助于作品本身的语言文字所昭示的信息,然后凭着自身生活底蕴的主观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欣赏的对象上,在自己的头脑中构筑出一个个文学形象,一个个抒情意境,从而与作者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获得愉悦感,在对作品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实现抽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培养。

〖简约与实在──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笔者教学《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四、五十号人齐声朗读,就像四、五十台织机进了教室!我反背着双手,眼睛微闭,醺醺然徜徉于清脆的朗读声中。读到慷慨处,学生以手击桌,以助其铿锵之势。霎时间,书声如令,击掌似蹄,宛如花木兰的铁骑兵轰轰然开进了斗室!

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当然,这种简单与朴素不是马虎了事,而是厚积后的薄发,是深入研究学情,反复揣读课文后的精当设计!真希望我们的语文先生们不要再迷恋那些形式上的热闹,把功夫花在读书上,把课上得实在点。不信你看孔子那位世界级的名人,他在教授弟子的时候,哪一次花样迭出的呢?

〖刍议语文教师如何具备“教学机智”·要有机敏生动的教学语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教学机智说到底就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在媒体发达、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一名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每天面对着五六十个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学生,要想都做到机巧而及时地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应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从新课标要求的角度来说,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机敏生动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表述出来应是真诚的、实事求是的、不乏诙谐幽默的。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很好地驾驭课堂,完成师生共同学习的任务。

如一位教师上《木兰诗》,问“唧唧复唧唧”的“唧唧”除课文注释上的“织机声”外,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声音?有学生解读为“叹息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有学生解读为“虫鸣声”(木兰勤劳日夜织布)。教师备课也就准备了这另外两种答案。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木兰坐的椅子发出的声音”,因为木兰心事重重,坐立不安,椅子就会发出声音。教师急中生智,幽默地说:“怪不得你最后发言,刚才我看你就是‘坐立不安’,身体动来动去,是不是听到自己椅子的吱呀声才这样理解的呀?”那学生点头称是,但主要还是联系上下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教师表扬该生感受和理解独特,因为“诗无达诂”,能解释得通即可。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学课堂〗

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随机性的表演。

如在进行完《木兰诗》中的一、二段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出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的情景,或用书上语言进行表演;或可以增加难度,用白话文进行表演,或让其他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背诵的配合。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得到更好的深化,课堂更充满了创造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谈语文课堂上提问的作用及实施·提问,是师生沟通、生生合作的课堂表现形式之一〗

课堂提问,是依托语文学习材料,师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产生思维碰撞生发的,师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运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这需要教师既立足于学生,又要引导得法,力图使学生能超越“自我”,从问题的中国到问题的终点要有质的飞跃,让师生享受到语言、心灵沟通的愉悦。在不断的提问及思考中,双方都找到了“自我”,也有机会能够提升“自我”。

生生合作,往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也是目前要大力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大家一起相互请教,相互倾听,热烈讨论,共同进步。问题常常能引发同龄人的争执,这恰恰体现了提问的价值。就某一学习材料,老师质疑,学生讨论、分析,或学生相互问难、商议。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知识获取的过程,这种效果正是提问手段的目的。

《木兰诗》一课的教学,师生先共同确定提问的范围及要求──有助于理解课文大意,有助于背记诗句。接着,学生分小组拟定具体问题──哪些是优美的诗句?怎样根据关键词句串讲大意?如何划分朗读节奏?故事中的记叙要素体现在哪些相关语句中?你背诵古诗的经验和方法是什么?最后,同学们在磋商、交流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堂课的学习形式就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大家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经历思维锻炼的过程。

〖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

在教学《木兰诗》时进入质疑环节,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为什么把父亲称作“爷”,这一称呼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能全面一点相关的知识吗?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是怎样的?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为什么放着高官不做?这是否体现了她不慕荣华的高贵品质?在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巾帼英雄”从《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偕指妇女,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那么,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呢?中外影视作品中,对木兰形象的塑造相同吗?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而有的如“巾帼英雄”即女中豪杰,她们除了出征打仗,还有哪些女性称得上“巾帼英雄”,这一问题,就是教师始料未及的。

在古代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言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以立德为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以立功为名,李清照、朱淑员以立言为名,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的塑造可引导学生阅读法国司汤达《巴玛修道院》、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两部小说中吉娜尔曼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鲜活的体验大量涌现,开放目标不期而至,此时,不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教案的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欣赏课,让学生展示才华〗

在文学欣赏课上,可让学生依据形象(意境)进行再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生的再创作,可以诉诸文字,也可以是其它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多媒体艺术等)。

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学生在欣赏、品味木兰刚柔相济的形象后,不少爱好绘画的学生当堂勾勒出木兰梳红妆、着武装的两种不同气质的画像。这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化理解,又沟通了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

〖张扬阅读个性 尊重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主要标志和有效策略〗

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是经过作者“再创造”以后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既然是经过作者加工创造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那就不是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了,其中就渗透进了文本作者个人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可见,课文的内容所反映的意义就大大地突破了社会生活本来的意义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只能根据教育目标和自己的理解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尊重文本作者和教师的理解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经历去理解文本的内容。因此,课堂就出现了对内容理解的多元化现象,这种多元化,正是个性化阅读在阅读内容理解上的反映。

如:《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同学们有各自的理解:①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②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复唧唧’,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惟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③ 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阒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多种认识是不同理解的反映,这些反映正好说明了个性化阅读的到位和落实。

〖试论课堂教学中自主阅读的优化策略·简化教学环节〗

长期以来,教师缺乏长远、整体考虑的课堂教学思想,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每课必作微而全的麻雀式的解剖,不厌其烦,力求把一篇文章教深教透。在课改实践中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眼看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无法完成,教师干脆中断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让学生从刚进入的“过程”中走出来,直奔预设的“目标”,课堂教学中丰富精彩的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就这样被残忍地扼杀了。以上两种情形究其实质不过是“一百步”与“五十步”的差异而已。

如何解决如此问题?简化环节、重视“过程”必须放到首要位置。即教师大胆运用教材,敢于而且善于取舍教材,整合文本,抓住文本的几个主要实践环节,如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进行专题设计,简化课堂教学环节,突出“过程”,重点击破,实现自主阅读的理想境界。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课堂教学目标一多,教师满堂灌都来不及,就更没有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了。当然简化教学环节,不是放弃必要的课程目标,只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不能过于集中明确,不能控制得太死,而应追求综合效应──通过学生的多方位的体验、感悟,实现自主阅读的目的。重视“过程”,其实“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目标,而且是长远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有了自主阅读的“过程”,学生自然得到了知识、能力、思维训练和思想、情感的教育。

如对《木兰诗》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可简化为三个教学环节,搞三个活动:

1、讲述花木兰的故事(课前应有准备)。以讲故事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人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补充、完善故事内容,让每个学生有口语交际、思维锻炼的机会。为以后的各教学环节的顺利完成作了铺垫。

2、开展朗读活动。通过范读、自读、“美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这一环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相机点拨、指导重点句子的朗读,重点难点的词句的理解。让学生尽可能地重视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体验女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3、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基于对文本情节的理解和语言的熟悉,水到渠成,当堂成诵。整个设计完全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出发,朴实无华,而综合效应已实现。

〖以写作促进阅读教学的对话,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高唱颂歌,在赞美他人中启迪心智〗

在《木兰诗》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环节,走近木兰,走进木兰和寄语木兰。在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了木兰的形象之后,在充分蓄势的基础上,我如此启发学生:花木兰无疑为古代妇女奏响了最强音,她的光芒不仅光耀中国史册,还照耀着整个世界,今天我们学了《木兰诗》,也一定想表达一下对她的景仰和热爱吧,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情不自禁的写了几句诗。于是,出示示范诗:

1、你是一股涓涓细流,

在无人的夜晚独自发愁,

然后,让一抹温柔,

滋润在亲人心头。

2、你是水,柔情无限;

你是铁,坚韧刚强;

你是雄鹰,翱翔在原野荒漠;

你是候鸟,唱着凯歌飞向家园。

这两段诗从不同的角度设喻,前者以水为喻,对第一段进行改写,后者从全文入手,概括了《木兰诗》的全部内容,犹如石头击在学生的心灵上,泛起他们内心的层层涟漪,思绪之流喷涌而出,学生写出了很多佳作。列举如下:

1、一捧清泉,照射出你的淳朴善良;

一杯烈酒,烘托出你的勇猛刚强;

一次征战,使木兰花开放;

你那博大的胸怀,

像大海汹涌,

似天空浩瀚。

2、总是面对大海,赞颂它的浩瀚无垠;

却不知道你的心胸,比大海更加宽广;

总是触摸钢铁,感叹它的坚韧不拔;

却不知道你的意志,比钢铁更加坚强;

总是向往太阳,向往它的万丈光芒,

却不知道你的精神,比太阳更加明亮。

3、岁月如歌,越是品尝着,越发美妙,

它已赋予木兰花一般的容貌,

却为何给她带去一道坎坷?

战火如风,越是拼杀着,越发凶猛,

它已赋予木兰铁一般的意志,

又为何给她带去一女儿身?

思念如酒,越是温存着,越发浓厚,

它已赋予木兰水一般的温柔,

又为何给她带去一抹忧愁?

人生如梦,

为何木兰的梦如此简单?只有一个天空。

4、木兰,

心是雪的洁白,

有着雨的灵犀,

而征途又是云的跌宕。

对敌人是霜的冷漠,

最后还是归于水的平凡和宁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诗作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是妙手偶得,更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独特体验和多角度且富有个性化的感悟息息相关。

朱光潜说过,诗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确切的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另外,一切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因为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文学的最高成就,让学生在少年时期就能徜徉在诗的海洋,以诗歌的方式与人物对话,能启迪学生的心智,丰富他们的情感,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以写作促进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很多时候都是以诗歌的形式进行。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的新体验──初探在课堂上实施和谐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这对我们年轻教师极具挑战性。这必须要使我们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支撑。和谐教育则为我们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起最基础的作用。何谓和谐教育,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共振”。也就是说要通过艺术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愿望,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与热情态度,让他们充满愉快的情绪来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班内的教学质量。笔者在一年的新课标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验——教育家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遵循所有的教学规定、原则和方法讲一堂课,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能是一堂好课。

笔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本着打破一切阻碍学生主动性、选择性的教学常规来尝试和谐教育。比如:我们语文教学上的常规步骤就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向学生设置主要问题。其实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对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思想发现的进程如何等等都进行了周密的思考。然而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会令你措手不及。

在这情形下,表示否定还是认可则是关键。也就是说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首先渴望的是表现他自己,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教学安排”而抑制学生的渴望。忽视了这一点,师生之间就失去了“和谐”而产生了离心力。曾记得在上《土地的誓言》一课时,当笔者充满激情调动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对我们在生活中的启迪时,有位学生冷言冷语地提出他毫无感受更谈不到对生活有什么启迪。一时令笔者非常尴尬。是去指责还是专制性的强调皆不可取,因为那样便失去“和谐”状态。

此时,面对学生的这样真诚反应,要允许他表现自己的不同见解,于是笔者机智地话锋一转,说道:“是啊,让我们同学从土地上谈生活感受有些牵强了,毕竟我们没有耕作土地的体验啊,那么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生活中没有土地是什么状态,土地给生活带来什么……”巧妙的即兴问话,让这位同学面容舒展,班内情绪顿时盎然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笔者心境轻松起来,深深地体验到由于老师的认可,呵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要“代替”,这很简单,但意味着对学生独立思维的“扼杀”,简单地否定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教”与“学”的和谐实质就是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笔者以为尊重应该表现在所有的教学细节之中。当学生不欣赏你的教学或是与你的教学“节奏”不合拍时,应该尝试调整“和”着孩子们的探究“心律”,而非一味地指责学生或者企盼他们与你步调一政。笔者在授《木兰诗》一课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问题设计非常关键,应把握住两点:

1、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设计问题要精当,在对《木兰诗》一课设计问题时,笔者出示了三个思考题后,别出心裁地展示了一道探究题:本文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属战争题材,但文中为什么对战争过程的描写那么简略,对生活情景及女儿情态写得那么细腻?

由于笔者此题设计得独到,激发起学生们探究心理,大家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讲事实证明木兰热爱和平生活;有的讲木兰喜欢衣着打扮;有的讲木兰孝敬父亲……这些生动具体的回答不但总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学会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还探究出生活的真情体现。面对着这些聪明的孩子,我深深地体验到为了和着学生的“心律”步伐,我们理应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在课堂上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体现师生的“和谐”心音。

一年多的新课标教学实践,笔者还体会到当学生有能力解决问题时,望着他们那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不妨扮演一个“掉队”的角色,让学生帮帮你;当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扮演”一个稍稍跑在前面的学生,给他们以启发;当多个小组在讨论中出现各不相同的情况时,老师就成了“实话实说”的崔永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无拘无束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时候老师做的就是引导与融入。

〖表演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表演”顾名思义是把情节或技巧表现出来,是属于戏剧、舞蹈、杂技等的范畴。把这一方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说是一个既新且旧的话题。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表演”这一非教学活动的话题借鉴过来好好地利用,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篇文言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言一下文言文 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所以如何上好文言文也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初一学生的往往面对文言文是束手无策,普遍反映看不懂,学不好。初一的文言文学不好,学生没有打好基础,初二、初三就会受到影响,造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对课外文言文,在中考中失分很严重。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会落入俗套,翻译字词、句子,分析课文,形式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学不能很好完成。于是我想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要补充一些新鲜元素,改进教学方法。其中加进去“表演”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木兰诗》《两小儿辩日》时运用这种方法时的点滴体会。

在教学新教材第七册下册第二单元的文言文《木兰诗》时,学生们合作探究了字、词和疏通了文意。接下去我又布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补充说可以不拘泥与课文,合理增添想象,加以扩展。这时,有个学生提议说,可不可以分角色表演出来,我说可以啊!然后让他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下。几分钟过后,他们纷纷举手表示愿意上台来表演。于是,我抽了提议的那位同学的一组先来。他们按课文分出了花木兰、可汗、阿爷、姐姐四个角色。表演的时候增添了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其中一个扮演可汗的女生声音响亮,表情丰富,引得同学哈哈大笑,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接下来,又有另外的同学举手表示表演。有的小组还设计了佣人这一角色,马上有的同学就提出了疑议说花木兰是劳动人民是被压迫的,家里不应该有佣人。还有的同学说木兰能征善战,英勇无比,一定是从小习武之人,所以要演得豪爽,而不是大家闺秀。同学们都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让我不禁连连点头。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想: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又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构建“学习共同体”

引导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完成角色转换与定位,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我校的教师主要完成了六个观念的转变。 ①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②由重统一教育向异化教育转变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④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⑤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交融转变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将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教师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是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携手共架知识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在讨论辩析中,相互补充完善,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我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木兰诗》时,组织学生开展了合作学习:

⑴ 合作读文。七人分小节读,然后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其他人听读,然后建议别人怎样读。这很好地处理了语音、停顿、感情等,培养了语感。

⑵ 合作述文。四人一个小组,借助注释,讲讲故事的前后经过,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弄懂了词义、句意、文意,一举多得。教师点拨深化,强调重点。

⑶ 合作析文。选定关于木兰的一个话题,小组内讨论,注意结合具体句段,讲清理由,从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⑷ 合作诵文。这一教学过程,合作内容好,合作评价妙,虽然做到“真合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和完善的,但教师只要找准基点,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应变,插入不同知识点,掀起一个个高潮,就能架设起坚固的知识立交桥。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拨动情弦,创境激趣,精心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设计,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能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外,还担当着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良好的情趣的任务。他总是会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画面的理解揣摩,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精心设计好导语,当好学生的导游。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的去探索、解疑,既从感官形式上,又从内心深处感受“情动而辞发”的各个方面。

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学《木兰诗》可从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入手,教师简介木兰从军的故事及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自叙自己求学读书的经历,说明童年的乐趣既在嬉戏玩耍中,又在读书求知中;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以情导入,导之入情,以情动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查看更多
【《木兰诗》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cyhqsygyffzk/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