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贯穿语文课堂的主阵地

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27 22:33:29

语文课姓语,这是语文课的性质,学科的特点。长期以来,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怎样教,人们的认识相当模糊,对这个问题既缺少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的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语言因素不突出,语言文字训练不扎实,读与写训练不落实的现状,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没有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新课程大纲提出,语文课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重理解课文内容转移到重理解语言文字;从重知识讲解转移到重语言实践。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语言训练,贯穿语文课堂的主阵地

一、紧扣语言环境,学习和理解课文语言

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然而,教学的现状却存在着“重理解,轻运用的时弊。为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运用语言的训练,进而,又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即在教学时运用文本传递的信息表达思维,解决问题。依托文本理解语言,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养成读书、吸收的习惯,使学生语言得到持续性发展。

例如,教学成语故事《狐假虎威》,理解课题时,教师并不急于从字面上入手,而是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概括课题意思,并不锲时机地设疑:当中的“假”是什么意思?这样做,把对课题的理解贯穿到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回到理解课题上的“假”,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再读文中句子,对照句子再理解,并进一步设疑:“假”为什么当作“借”来用,最后,引导学生查字典作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中,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在学习中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紧扣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具有“语文味”,并始终体现出语言文字既是抓手,又是目的。

二品悟关键文字,理解内容,促进语言发展

语文重视“语文味”的落实。在阅读中,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语言学习与内容的理解有机地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备课,寻找与表达作者感情有密切关系的语句作为切合点入手,并设计有效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文章的内涵。问能激发思考,但问不一定要答,它可以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训练。

例如,教学老舍的《猫〉》时: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猫很可爱,特别是“蹭”字我觉得很好。

师:能说说“蹭”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摩擦”放入句中读一读,再与课文中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朗读比较)

生:用“摩擦”,句子中就没有猫那种可爱的感觉了。

生:用“摩擦”,猫就没有温柔可亲的味道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自由品读)

生:我觉得是轻轻摩擦。因为很重的话,老舍爷爷肯定不高兴了。

生:我觉得这里“蹭”应该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用身子擦老舍爷爷的腿,其实是在打招呼呢!

生:我觉得这个“蹭”很亲昵,因为老舍爷爷很喜欢猫,所以猫对他也很友好,他们两个就像好朋友一样,见了面很亲热。

师:理解得真深刻!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

生:蹭出了感情。

生: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

师:同学们,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这样的教学,教师以文本语言为依托,抓住文中精彩语句,精心设计练习,积极进行语言实践,使理解内容与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

三挖掘文本的点睛之笔,实践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怎样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运用实践语言的训练呢?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内容最重要,达到什么要求?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点、引导,明确课文的内容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并多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多次地进行语言和迁移运用,及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是语言实践,语言训练的学堂。例如,教学《荔枝》,对文中描写母亲第一次手托荔枝,对荔枝的珍爱,充满了怜爱之情的这一段细节作为重点,先抓住“筋脉突兀、小心翼翼、爱怜、托”等词语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把母亲对荔枝的爱写得栩栩如生,然后迁移到练习写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中的表现。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既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荔枝的喜爱,又学习了抓住细节描写的表达方法。

其次,利用课文的留白处补写;在文中省略的地方续笔;抓住文章中韵味深长的内容练写。。。。。只要教师善于在阅读中运用教材进行表达训练,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就是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根本规律,实质上,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学习者有目的的学习、运用语言的全部活动,它不仅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一切听说读写活动,同时也包括校内外一切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以及学习者在课余活动中自主开展的用语言文字进行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活动。它贯穿于学习、运用语言的全过程,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运用语言的表达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查看更多
【语言训练,贯穿语文课堂的主阵地】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s://m.zidianwang.com/yuwen_wyqlyfiytwtk/
上一篇: 《野草》题辞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